野外露营,竟感染这种病...医生提醒→
秋高气爽,阳光明媚
约上三五亲朋
到户外晒晒太阳
散一散身上的“班味儿”
户外露营是个不错的选择
然而
一次轻松愉快的野外露营
却让21岁的姑娘小杨(化名)
感染上了“怪病”
困扰了她一个多月...
中秋假期,小杨跟朋友一起野外露营,期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。回家以后经常感觉乏力、精神不振、全身倦怠,甚至出现了间断性反复发热,最高烧38.5℃左右。每次发热,小杨吃了退烧药体温便恢复了正常,加之没有其他症状,小杨也没太放在心上。然而,在国庆假期后,小杨又出现了反复发热的症状......
2024年10月20日,小杨来到我院呼吸内科就诊,卢奎斌主治医师为小杨进行入院查体:体温38.5℃,伴阵发性咳嗽、咳黄痰,腹平软,腹部无压痛,无反跳痛,肝肋下未触及,脾肋下4cm。
入科讨论中,昝桃红主任分析:患者以发热、脾大、贫血、白细胞减少、多处淋巴结大为主要特点,结合检查结果,临床考虑:伤寒、副伤寒、疟疾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、布氏杆菌病、丝虫病、包虫病等感染,以及淋巴瘤、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、粒细胞性白血病、血红蛋白病等病,给予继续完善检查,对症处理。
经过检验科血液细菌培养一周后,结果显示:马尔他布鲁菌;布病抗体均呈阳性,确诊:布鲁菌病。检验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昝主任的初步诊断。
原来,经小杨回忆,1月前与好友野外露营时,曾在有牛羊接触过的草地上隔着地垫短时间坐过(但并未有皮肤粘膜破损)。
小杨可能就是在野外露营的过程中意外感染了布鲁氏菌。经规范隔离治疗,小杨体温恢复正常。目前已康复出院。
科普一下:
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,又称布氏杆菌病、布鲁菌病、波状热、地中海热、马耳他热等,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的人畜共患传染病,可在动物(如羊、牛、猪等)中广泛存在,并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类,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规定的乙类传染病。布鲁氏菌属是一组微小的球状、球杆状、短杆状细菌,共有12个种,包括羊种、牛种、猪种、犬种、沙林鼠种、绵羊附睾种、鲸种、鳍种、田鼠种、人源种和赤狐种。其中羊种、牛种、猪种和犬种布鲁氏菌可造成人感染。
布鲁氏菌对湿热、紫外线、常用的消毒剂等比较敏感,对干燥、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。55℃湿热1小时或者60℃湿热10~20分钟、75%酒精、0.1%新洁尔灭和含氯消毒剂可将其灭活。
昝主任提醒:
人对布鲁氏菌并没有天然的抵抗力。一旦感染,布鲁氏菌会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各处。预防“布病”注意这几点:
1、为确保饮食安全,建议从官方认可的渠道选购牛羊肉制品,避免购买未经检疫的肉类。
2、在吃烧烤、涮肉时,肉一定要烹饪熟。同时,建议使用公筷专门用来夹取生肉,避免与接触口腔的私筷混用。
3、饭前洗手,不喝生水。
4、不吃未经消毒的鲜奶、奶酪等奶制品。
5、若前往牧区游玩,建议佩戴口罩,与牲畜接触后及时清洁双手。
6、养殖户和职业人群在接触病畜或处理流产物时,需做好严密的个人防护。穿戴好工作服、橡胶手套、口罩、帽子、围裙以及胶靴等防护装备。在工作过程中,要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,做好消毒处理。